眼下正值茴香收获季,在奇台县乔仁乡乔仁村,田野间弥漫着浓郁的茴香味,茴香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作为一种耐旱节水的作物,茴香正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乔仁乡地处沙漠边缘干旱地带,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在保障农民收入、提升种植积极性、控制水资源消耗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引导群众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将茴香种植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点,今年,全乡茴香种植面积达1000亩。
奇台县乔仁乡副乡长喻呈钊表示,茴香种植在保证粮食安全、控制水资源和促农增收方面找到了契合点,后期乔仁乡将进一步引导推广,打造茴香品牌。
西地镇旱沟村茴香田机械化作业贯穿种植全程,无人机打药、机械收割大大减少用工量,收益明显高于传统作物。
据西地镇副镇长刘安娣介绍,今年该镇共种植茴香8400亩,目前已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广节水型作物种植,着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坚实基础。”
从乔仁乡到西地镇,茴香这一耐旱节水、易管理、效益高的作物,正成为奇台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茴香种植不仅破解了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水资源制约难题,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