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香满园。眼下,奇台县西地镇沙山子村的120亩西瓜迎来成熟季,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走进沙山子村西瓜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瓜藤上,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挤满田间。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搬运、装车,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瓜香。
今年,沙山子村将种植的60亩地西瓜委托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精选的“红优2号”西瓜是村里的“老品牌”,深受消费者青睐;“冰激凌”西瓜则以口感细腻、甜度适中,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
为了延长市场供应期,基地采用了错峰种植模式,通过分批播种和品种搭配,让采摘期从7月下旬一直持续到8月底,比往年延长了20天。“我们依托‘合作社 + 公司’的运营模式,由村里统一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指导,并带动周边农户,增加他们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包大山一边仔细算着收成,一边信心满满地说道。预计总产量可达300吨左右,亩均产值能突破5000元。
沙山子村种植西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地处北部荒漠边缘,沙质土壤透气保水,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西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年到西瓜成熟的季节,周边“客户”都会慕名而来。
夏日吃瓜当时,沙山子村的西瓜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成为周边消费者夏日消暑的“甜蜜首选”。目前,全村共种植西瓜120亩,这片“甜蜜产业”正让村民日子越来越红火。
为拓宽沙山子村西瓜的销售渠道,西地镇政府邀请县互联网协会3名主播达人参与推广,通过短视频宣传、直播带货等形式,让沙山子西瓜“走”出新疆,销往全国。
“我们通过‘乡村振兴·甜在奇台’网络公益助农活动这个平台,打造了‘直播电商+特色产业’创新模式。”奇台县互联网协会会长孙涛介绍道,让主播达人们走进田间地头,更直观地展示西瓜品质,从而帮助村民打开销量,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这种“直播+助农”的创新模式,为农产品销售也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西地镇在特色林果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重点培育了文冠果、大芸、锁阳、苦参等8种特色中草药,已建成约2万亩的规模化种植基地。为提升产品附加值,今年该镇积极与山东土地集团对接,合作开发文冠果深加工项目。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转型升级,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如今,沙山子村的西瓜产业正蓬勃发展,从田间到舌尖的美味传递,从传统销售到电商助力的渠道升级,这片“甜蜜产业”不仅甜了消费者的味蕾,更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