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 IPv6
凝心聚合力 实干促发展—奇台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1-05 11:15:26 来源:奇台零距离 浏览次数:0 文章字号:
分享至

连日来,奇台县各级各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学深悟透、实干笃行,推动全会精神在文旅融合、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奇台篇章。

文旅融合:绘就“天山麦乡”诗与远方

奇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化文旅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依托丝路新北道、环游天山千里黄金线及江布拉克机场区位优势,整合森林草原、万亩旱田、戈壁庙宇等资源,加快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康体养生于一体的“天山麦乡自驾旅游胜地”。

2026年,将深化文化惠民,畅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乡镇文化站全面免费开放,建设乡村百姓大舞台,持续开展“群众村晚”、社火展演、舞蹈大赛等基层文化活动。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强化城乡健身设施管护,推动古城体育场翻新,持续举办江布拉克冰雪徒步、骑行赛事,以赛引流、以体促旅。

在历史遗产保护方面,加快《唐朝墩古城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落地,构建“六区五巷”发展格局。2026年计划争取援疆资金2200万元实施唐朝墩古城遗址基础设施提升项目,150万元用于关帝庙修缮,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跟进的良性机制。

景城融合成为引流留客关键。依托江布拉克景区客流,健全城区集散功能,打造历史文化体验核心区,推动“景区客源”转化为“城市消费”。

“十五五”期间,将按照“一轴、两心、三区、四组团”总体布局,推进南部江布拉克滑雪场、中部唐朝墩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创4A、北部卡麦低空飞行营地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一村一品”旅游示范村,构建“江布拉克机场+文旅”经济圈,全面融入昌吉州东天山黄金旅游线。

生态建设: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奇台县林业和草原局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紧密结合,大力实施分区治理、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筑牢县域生态安全屏障。

在北部荒漠区,持续推进防风固沙体系建设,通过扎设草方格沙障、种植梭梭等抗旱植物,有效固定流动沙丘;在中部绿洲区,重点实施退化林修复与中幼林抚育,构建立体农田防护网络;南部山区则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切实筑牢区域生态基底。

2025年春秋两季,全县累计组织5.6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造林面积达1.0319万亩,栽植苗木149.12万株。林草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提前勘测规划,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种一棵活一棵,种一片绿一片”。

在防沙治沙方面,积极探索“先固沙、后造林”科学路径,推广草方格沙障与梭梭、沙蒿等沙生植物复合种植模式,引入无人机播种技术,实现沙漠地区快速、高效绿化。

乡村振兴:“学讲干”三维发力见实效

坎尔孜乡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通过“学、讲、干”三维发力,推动全会精神在乡村落地生根,赋能产业振兴、治理优化与民生改善。

在“学”的层面,乡党委构建“党委领学、支部研学、党员自学”三级学习体系,开展专题研讨5场,实现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

在“讲”的层面,创新“乡土宣讲团+多元载体”模式,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包村宣讲,用“方言土语”将政策转化为群众语言,网格员同步开展“微宣讲”,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

在“干”的层面,坎尔孜乡聚焦“产业强、治理优、民生暖”目标,深化“1331工作法”和“党建+网格化+积分制”治理模式,细化网格责任,完善积分兑换,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积极性。建立“情理法”融合的矛盾化解机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产业方面,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推动中药材、蔬菜等特色种植和鸽子、种公牛羊养殖规模化发展,壮大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推广“农业公司+集体土地”运营模式,力争2025年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分红双提升。

民生方面,加快道路硬化、污水治理、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落实地下水超采治理、地膜回收等工作,通过网格收集、干部代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