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笃行再前行 只争朝夕启新程
――奇台县2023年1-2月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奇台县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州党委决策部署,以“六大振兴举措”为抓手,积极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1+6+N”产业体系,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迈步“双五”奋斗目标。1-2月,规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商品贸易及财政金融各项指标稳中有增。
一、分行业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承压前行
1-2月,35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0.2%,其中,采矿业增长2.27倍,制造业下降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
一是多行业当月产量成倍增长。从当月生产情况看,北塔山煤矿去年同期控制余量、缩减产量,今年2月订单增加,煤炭产量增长5.10倍;奇兴水务去年合并农村供水站和芨芨湖工业园区供水,水的供应量增长1.60倍;6家面粉企业春节假期错月生产,面粉产量增长99.6%;天然气销量增长38.6%;塑料制品增长20.0%。
二是原煤、BDO、PTMEG等大宗商品产量全面增长。从产品产量来看,县属生产的2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8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40.0%。其中,原煤增长2.30倍、BDO增长12.0%、PTMEG增长57.1%。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一览表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累计产量 |
同比增速(%) |
原煤 |
万吨 |
28.24 |
228.6 |
BDO (1,4-丁二醇) |
万吨 |
3.87 |
12.0 |
PTMEG (聚四氢呋喃) |
万吨 |
0.81 |
57.1 |
电石 |
万吨 |
5.02 |
19.6 |
丁醇 |
万吨 |
0.08 |
-22.2 |
间对甲酚 |
万吨 |
0.02 |
-57.8 |
苯酚 |
万吨 |
0.04 |
-77.3 |
塑料制品 |
万吨 |
0.05 |
3.8 |
面粉 |
万吨 |
5.02 |
4.3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10.86 |
-0.6 |
天然气 |
万立方米 |
912 |
45.2 |
供水量 |
万立方米 |
316 |
32.7 |
三是多行业合力上拉优势略大于主行业下拉劣势。从行业拉动情况看,10个行业大类中,6个行业大类实现正增长,3个行业负增长,1个行业持平。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拉规上工业6.94个百分点;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上拉0.88个百分点;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上拉0.30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上拉0.28个百分点;占增加值比重过半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拉7.67个百分点。
(二)规上工业综合能耗有所增长
1-2月,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6.87万吨标准煤,增长4.2%。
一是能耗增势与大宗工业产品产量增势一致。从主要能耗及耗能行业看,煤炭消耗量下降0.9%,电力消耗量增长8.6%。化学品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01万吨标准煤,增长7.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2.69万吨标准煤,增长1.0%。
二是能源生产总体增长,全民用电基本稳定。从能源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28.24万吨,增长2.29倍;热力176.69万吉焦,下降3.6%;总发电量10.86亿千瓦时,下降0.6%,其中,火力发电9.44亿千瓦时,增长0.3%;太阳能发电0.66亿千瓦时,增长10.0%;风力发电0.76亿千瓦时,下降16.5%;燃气销售912.00万立方米,增长45.2%。
全社会用电量4.30亿千瓦时(含自备电厂),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0.03亿千瓦时;第二产业3.51亿千瓦时,增长1.4%,其中工业用电量3.37亿千瓦时,增长2.7%;第三产业0.47亿千瓦时,增长14.6%。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因气候原因,54个在库项目,仅蓝山屯河二三期项目存在设备购置。19个房地产项目,仅5个项目开工建设。
(四)消费市场喜迎“开门红”
2023年净增14家限上单位,其中,汽车零售4家、石油及制品类零售2家、百货零售1家、餐饮2家、批发业5家。1-2月,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5亿元,增长34.1%。
一是政策措施齐发力,增强消费意愿。结合新疆消费特点和习惯,汽车、家电加大优惠力度,尤其是《关于更新参与自治区汽车消费补贴活动企业的公告》助力汽车消费补贴、汽车下乡,延长联合车企提供4000-10000元的购车补贴时间,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较上年增长近4倍,拉动限上社零总额增长33.8个百分点。实现商品零售收入0.70亿元,增长36.3%。
二是线上线下优服务,改善消费条件。1-2月,各大特色餐饮店铺广泛通过抖音、火山等热门媒体以</font>“短视频+直播”的促销方式优化消费服务,丧葬、婚庆加快办席,促进相关产业和行业多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大众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实现餐饮收入增长11.1%,通过网络实现客房和餐费收入分别增长55.6%、35.6%。
(五)民生保障持续加大,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一是财政收入延续增长,积极因素多面呈现。1-2月,地方财政收入延续年初增长态势,增长4.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亿元,增长4.7%。从主要收入来源看,延续上年留抵退税现状,占税收收入37.6%的增值税下降65.7%,完成税收收入0.66亿元,下降59.0%。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0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6%,增长20.73倍,是当前收入主要来源。从减费降税背景看,税收收入中多面因素展现当前经济积极恢复,车船税与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相互印证增长55.1%;契税增长2.67倍标志着房产市场逐步活跃;从业人员增资增收,个人所得税增长32.7%;资产资源高效利用,资源税增长9.7%、土地使用税增长27.2%。
二是民生保障持续加大,部门开支高效缩减。地方财政支出6.14亿元,下降1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1亿元,下降33.4%。继续加大民生保障类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1%,增长1.51倍;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77.2%;交通运输增长1.28倍。持续缩减部门开支,一般公共服务下降45.5%;公共安全下降68.0%;教育下降51.7%;医疗卫生健康下降36.6%;农林水事务下降75.1%。
三是住户存款意识增强,金融存款整体增加。截至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4.48亿元,较年初增加10.66亿元,增长28.3%。其中,住户存款149.40亿元,占总存款73.1%,增长17.6%;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8.71亿元,增长68.4%;机关团体存款15.52亿元,增长73.7%。
四是金融风控能力提升,贷款规模合理缩减。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4.29亿元,较年初减少5.26亿元,增长3.1%。其中,住户贷款70.63亿元,增长6.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17.97亿元,增长1.1%。从贷款时间长短看,短期贷款79.00亿元,增长11.5%,中长期贷款86.18亿元,占总贷款44.4%,下降5.4%。存贷比为95.0%,较年初回落8个百分点,实现近年来罕见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资金高效利用的同时减少了金融风险。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产品价格下行幅度高于全国、全疆平均幅度
2月份,全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厂价格当月下跌6.0%,1-2月下跌5.5%。新疆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厂价格当月下跌14.7%,1-2月下跌15.3%。奇台县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50%左右,主要产品BDO累计产量增长12.0%、当月价格下跌45.4%,PTMEG产量增长57.1%、价格下跌47.5%。价格跌幅不但远远高于全国、全疆平均幅度,而且高于产量增长幅度,价格下跌缩减企业营业利润的同时,还抵消了产量增长优势,该行业因价格下行已成为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的一大挑战,并且下拉幅度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二)续建项目存量少,新建项目落地不足
现有54个续建项目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500-5000万元项目29个。景化聿孟、正飞拆解、华锦活性炭等项目单位对市场前景信心不足,二三期工程处于停缓建状态;农丰农产品交易中心、雪麦特面粉厂、国家观测实验站等项目因资金不足等原因无法复工建设;基础设施农业、公共道路、城市基础建设等13个政府类投资项目,资金尚未到位,处于停建或缓建状态。2月、3月暂无新项目入统,4月预计仅有总投资2000万左右的极个别项目入统。
(三)消费市场结构不均衡、恢复不充分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汽车类、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占比43.4%、3.1%,合计占比46.5%,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占比43.1%,下降3.2%,两大类商品的波动对消费品市场影响较大。虽然限上单位成绩斐然,但限下商铺复苏缓慢,消费市场完全恢复还需时日、还需加力。
三、对策建议
(一)坚持对内培育和对外招引并重,通过转产扩能、进一步弥补价格下行劣势
推进全县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加紧石材、水泥等建材行业复工生产;紧盯晶鑫等新能源企业、蓝山屯河二三期试生产形成新增长点;延伸新港新材料、方正建材等公司业务拓展,进一步释放产能,为规上工业增长助力。
(二)聚力重点项目建设,提效能、抓进度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县上下以“1+6+N”产业发展为定位,聚焦“5个百亿产业”,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实效,积极跟进最近签约的中车山东风电智慧能源装备、180万千瓦风光氢储一体化、华茂汽车生产等项目,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审批,尽快推进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三)优化结构,巧抓机遇,激发消费市场形成新动能
抢抓奇台县“一体两翼”发展机遇,汽车、家电及石油制品类商品销售企业加强与当地外贸出口企业、准东企业合作,拓展消费渠道,挖掘消费潜能,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加营业收入。有效利用江布拉克机场物流客运优势,布局江布拉克5A级景区消费圈,主动融入乌鲁木齐都市圈,促进县域消费质量优化升级,助力消费市场蓬勃发展。